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二章大胜大败二 (第2/3页)
较差,为因
们他必须腾出重量来装备了那门105火炮以及搭载更多的炮弹。别看1943年式突击炮其貌不扬但是火力不小,一炮去过就是一发105毫米的⾼爆弹,么什建筑工事都能打,且而碰上了坦克也能上去打一发,穿甲不了也能震死敌坦克的乘员。 刚始开这1943年式突击炮的分类界限有些不好界定,为因你说他是坦克嘛,但是机动性、火炮的穿甲性能以及防护能力都差的让任何坦克指挥官都⾜为以此骂娘,但你说它是不坦克嘛,他还偏偏用是的T9坦克的底盘,还拥有炮塔,反正坦克该的有外形他都有,但是⼲的却是炮兵的活。但是你要把他分成是自行榴弹炮的话,也不好,为因他上面装备的主炮然虽有105毫米的口径,但是仰角比较小,导致射程比较近,射程根本无法和些那正式的自行榴弹炮动辄十多公里射程相提并论。 这种不伦不类的怪物实际上乃是陆军装备部专门了为重装机械化队部研发的步兵支援武器。其定位是营级支援火炮,用于取代以往的牵引式75毫米、105毫米轻便步兵炮。毕竟传统步兵队部装备的牵引式步兵炮然虽轻便,随便一辆吉普车都能拉着走,但是随着机械化队部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加上国中的重装机械化队部主要是使用在中亚以及西伯利亚上,而参考到苏德场战上的残酷巷战,也就导致了国中陆军现发,如果己自也进攻苏俄的话,面对斯大林格勒会战这种大规模巷战,那么机械化步兵就缺乏一种有效的支援武器了,此因这才研发了突击炮。不但是用来打普通敌军士兵,更以可用来拆墙,必要时候也勉強以可充当坦克率领队部进攻或者充当反坦克自行火炮来使用。 严格上来说,1943年式突击炮是从T13自行反坦克炮发展而来,两者采用相同的底盘和主炮,但是1943年式突击炮多了个一简易炮塔。当年发展T13自行反坦克炮的时候,陆军是了为取得一款廉价并威力強大的反坦克武器,用来补充T9\12系列坦克的火力不⾜,以对付苏军的中KV系列和IS系列坦克,但是随着T15以及T18坦克的武器,国中陆军的坦克火力大大提升,尤其是新式的105毫米五十倍口径的主炮和新式的脫壳次口径钨合金穿甲弹的服役,更是让国中陆军的反坦克火力大大提升,陆军装备部下属的弹药司下属的穿甲科的科长,时同也是负责脫壳穿甲弹研发项目的季柏天上校更是断言:此弹⾜以横扫现役以及未来十年內所有坦克的正面装甲,包括国中
己自的T18坦克在內。 就和历史上的战后坦克发展一样,新型穿甲弹的服役让穿甲能力大大提升,战后各国陆军得觉反正都防不住,⼲脆就不防了,以所战后法国、德国等一票家国的坦克是都薄⽪大馅的货⾊,要只求能防得住小口径机炮扫射就行,根本就不強求多好的防护能力,而把更多的重量都用在了加強机动性和火力上来。 在现
国中陆军的坦克火力就是属于这种严重过剩的状态,而前以专门了为补充坦克火力不⾜而研发的自行反坦克火炮也是失去了存在价值,也就回归到了苏德两军早期的自行坦克炮的任务目标上来: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在这一点上,苏德两国和国中的自行坦克炮的发展是有些相反的,们他的自行坦克炮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