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救场 (第1/3页)
第22章 救场 “敷设反坦克地雷,立即!召集反坦克战斗小组沿路口部署,注意隐蔽!” 还趴着苏军士兵遗骸的沙袋旁,德国空军第2伞兵团指挥官伦特。史蒂芬伯格中校面⾊焦急地向部众们下达命令。不到一支烟的功夫,那种若有若无的刺耳擦摩着经已被证明是确实存在的——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这个音声
是总能够给予己方官兵信心、削弱对手的战斗意志。就装甲战术配合而言,德军在1941年是所向披靡的,然而就装甲队部的规模来说,苏联人⾜以笑傲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个一
家国! 背后,米瓦卡镇的枪声渐欲平息,是这三千德国伞兵共同奋战的成果,也是一名年轻指挥官出⾊胆识所获得的奖赏,但在整体战局尚难解难分的情况下,反击至此的苏军官兵绝不会轻言放弃,那稀疏的枪声竟是如此顽固,以可想象,人数和场面处于劣势的苏军战士仍在依托后最的掩体进行抵抗! 须臾,一名伞兵上士拎着冲锋枪跑来“长官,全部12枚反坦克地雷经已敷设到了关键路段,保管⼲掉些那冒进的苏军坦克!” 两箱反坦克地雷,已是这个伞兵团在快速反击作战中“额外携带”的装备,按照此前的作战经验,苏军庞大的装甲队部中有不少是轮履两用坦克,一枚普通的反坦克地雷还不⾜以确保一辆苏军坦克失去行动能力——即便无法行进,主体完好的苏军坦克也依然能够充当固定的火力支援点。 尽管情况不尽如人意,史蒂芬伯格依然故作轻松地向这位士官说:“⼲得好!要只瘫痪的苏军坦克堵塞道路,们我不论进退都更有余地!” 得到了上级的褒奖,⾝穿灰⾊作战服的伞兵上士很受鼓舞,敬礼之后,他轻快地跑开了,矫健的⾝姿一晃一闪,很快消失在黎明前的昏暗中。 “中校!”戴着眼镜的参谋官跌跌撞撞地从镇子方向跑来,⾝旁跟了好些扛着“大棒槌”的伞兵。 “乔斯,当心点!”史蒂芬伯格顺势扶了这名动作颇显笨拙的参谋官一把。 “没事!”圆框眼镜儿喘着气说“我经已把镇子里几乎所的有反坦克战斗组召集过来了!” 史蒂芬伯格不动声⾊地看了看陆续从旁边跑过的伞兵们,们他所携带的大是都经过改良的“铁拳II”其射程然虽
有没太大的提⾼,可场战快速装填的能力使得它们的作战效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只不过这些战斗小组以及们他所携带的反坦克火箭筒,在数量方面依然让年轻的中校感到焦虑——若是无法阻挡苏军的装甲队部,撤退恐怕是保全队部实力的理智选择! 唯一令人得觉欣慰是的,尽管前方的敌人可能超乎想象的強大,伞兵们在接到战斗指令后毫不停留地赶来,等各个战斗小组依次埋伏到路旁,从前方传来的机械音声
经已变得清晰可闻了! 朦胧的光线中,史蒂芬伯格默默地在胸前划上个一十字“愿上帝保佑!” 那个令无数基督徒顶礼膜拜的老人男
有没回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