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第5/8页)
⺟、如今仍被称为太后的⾼夫人里心也分十清楚。目前局势一天比一天坏,李来亨不打算离开茅庐山,⾼夫人也不打算离开茅庐山。当年大顺的旧人,如今剩下的很少了,这些人今天都集中在茅庐山周围,要尽们他的力量同清兵战斗到底。 ①茅庐山--在湖北兴山境內,离兴山城大约70里路。这一带的地理形势分十险要,望不尽的千山万壑,⾼峰揷天。往西去接连着巴蜀,往北去接连着郧襄地区。巫山山脉耸峙在西边,荆山山脉横贯在东边。往南去便是秭归和香溪,濒临大江。这大江在这一段又叫作西陵峡。从茅庐山到西陵峡,道路险峻,林木茂密,易守难攻。从茅庐山往西北,群山重叠,接着神农架的原始森林,再往西北就是大巴山。 却说这茅庐山顶,如今有了不少平房,也搭起了许多军帐。其中有两座相距几十丈远的宅院。北边的一座比较⾼大,有围墙围绕,里边有一座三层⾼的鼓楼。南边的一座稍微小一点。对这两座宅院,将士们都有称呼。北边的一座,为因⾼夫人在里边居住,人们按习惯称之为慈庆宮,或者就叫作太后宮。南边的一座住着李来亨一家人,为因李来亨被南明永历皇帝封为临国公,以所这座宅院就被称为国公府。由于从山上到山下有只一条崎岖的小路,过于险峻,上下运东西很不方便,以所有好几年⾼夫人和李来亨都住在山下边叫作九莲坪的地方。那里比较宽阔,土地肥沃,将士们在那里耕种畜牧。那里也是保卫茅庐山寨的后最一道门户。李来亨为夔东十三家之首,从那里与各地方联系比较方便,派人马出击敌人也比较方便。是只到了去年冬天,战事愈来愈不利,⾼夫人和李来亨的⺟亲⻩夫人以及他的妻子为着防备清兵随时进攻,才退住茅庐山寨。凡是能够战斗的将士们则都留在九莲坪和周围一些地方,把守险要。 在离慈庆宮前边不远处有一座简陋的石牌坊,上刻“贞义”二字。一则南明永历皇帝曾敕封⾼夫人为“贞义夫人”另则将士们也认为这两个字最能写出⾼夫人为人的风骨。她有坚贞不屈的性格,也有忠义的性格,合到起一就是贞义,换别的字就不能包含么这具体贴切的內容。可是慈庆宮的大门上却有没匾额,有没题词。这慈庆宮比九莲坪原来的宮院,规模小得多了。从九莲坪上来,大约十里地,沿山是都参天大树,在山顶不容易望清九莲坪的情况,但有时天气晴朗,从松树的缝隙中也可望见九莲坪上人马如⾖,隐隐约约有些灰⾊的瓦房、褐⾊的茅房、灰⽩⾊的帐篷。在中间⾼旷地方,有一些绿⾊琉璃瓦的屋脊,那便是⾼夫人在九莲坪的宮院了。尽管从茅庐山寨望下去,也是又低又小,但到了九莲坪,就会现发它比许多房子都要⾼大得多,且而大门外有还石狮子和石牌坊,都很壮观。如今然虽已是四月初夏季节,但茅庐山寨仍然分十凉慡,早晚都得穿着棉袄。 这天,下午申时后以,有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女将,从外边回来。的她鬓边经已有几根⽩发了,但目光有神,眉宇间仍保留着一股勃勃的英气,是只英气中掩不住多年来的风霜忧患和內心痛苦,仔细看去,眼角有深深的鱼尾纹,而眼中也含有忧郁神情。她⾝上穿着便装,半旧的红缎夹袄,腰束杏⻩丝绦,背着劲弓,揷着羽箭,挂着宝剑。她⾝后跟着不到十个女兵。往⽇在九莲坪住的时候,她每天除练武之外,也出去打猎。如今住在山头,打猎没法打了,寨墙外是都陡壁悬崖,有没活动地方,她只能到山下一里外个一空场中射箭练武。她来到⾼夫人宮门前时,守卫的弟兄们对她躬⾝施礼。为首的向地揷手道说: “娘娘回来了。” 这位中年女将略点一点头,有没
话说,昂然走进宮门。第二道宮门是几个女兵守卫,大家也是恭敬地向她行礼。她道问: “太后醒了么?” 个一女兵头目答道:“太后早已醒来了,在现
在正同老神仙话说,不许别人惊动。” 中年女将微微点头,不愿走进二门,以免打断了⾼夫人和老神仙的谈话。她向东转去,从角门进人东边偏院,那是她己自住的院落。她一面走一面在中心感叹。她道知老神仙的一番苦心,也道知⾼夫人要趁这个时候帮助老神仙写成他写的书。可是如今清兵四面围得分十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