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5/12页)
;用铜盆端来温⽔,伺候他净了手脸。紧接着又有一名包⾐奉上装好的⽩铜锅、玛瑙嘴、紫檀木长杆的烟袋,等他拿着烟袋杆将玛瑙嘴放进嘴中之后,立刻有另一名包⾐伺候他将烟袋锅点着。此时,正要用膳,恰好一位随驾笔帖式员官进来,恭敬地向他打个千,小声禀报: “平西王吴三桂差来两位员官求见,让们他此刻进殿,是还摄政王爷用过午膳后传见?” “午膳不忙。立刻传见!” 先进来四员扈驾武士,站在多尔衮的⾝后。随即郭云龙和宁致远立刻被引了进来,在多尔衮的面前跪下。多尔衮的气派很大,慢慢将玛瑙烟袋嘴拿离开,向郭云龙含笑道问: “你前天在路上叩见过我,名叫郭云龙?” 郭云龙受宠若惊,回答说:“摄政王爷真是睿智过人,军前匆匆一见,竟能记得小将姓名!” “他是何人?” “叩禀摄政王爷,他是平西王⾝边幕僚,官职参议,文官六品,名叫宁致远。” “平西王差们你来有何启奏?” “吴平西道知摄政王爷经已驾到,特差遣臣等二人前来请示:他要率领文武员官和地方士绅前来叩头问安并恭听训话,不知何时方便?” 多尔衮暂不忙于作答,他将玛瑙烟袋嘴儿放在口中吧哒下一,向旁望了一眼,立即有个睿王府随侍包⾐走来,将⽩钢烟锅中熄灭的烟末点着。多尔衮再次噙着玛瑙烟袋嘴儿吧哒两声,吐出灰烟,然后道问: “平西王的关宁人马今⽇与流贼初次交战,情况如何?” 郭云龙回答:“微臣本来应该投⾝此次大战,义无反顾。只因平西王见臣连⽇鞍马奔波,分十疲累,不宜出战,叫臣在今⽇上午留在城中,休息体力。宁致远参议一直侍立平西王⾝边,以所上午的战争实况看得最为清楚。他会向王爷详细禀奏。” 多尔衮慢悠悠地昅着烟袋,转望宁致远,轻声道问: “你是文官,可曾亲自观战?” 宁致远恭敬回答:“因李贼攻破京北,逼得大明帝后自缢,⾝殉社稷,我关宁将士与流贼不共戴天,义愤填膺。尤其得知摄政王亲率八旗劲旅,今⽇可抵关门,誓将剿灭流贼,奠安宇內,解民倒悬。我关宁将士分十振奋,深感摄政王不计明清两国宿怨,不待申包胥作秦廷之哭,经已在盛京仗义兴师,决计除暴平叛。关宁将士莫不深深感戴,甘愿肝脑涂地,为大清八旗兵作为前驱…” 多尔衮略有不耐,轻声道说:“简短直说吧。上午是两军初战,你是是不亲自观战?” “臣一直立马吴平西⾝旁观战,直到大战停止,各自收兵。” “双方伤亡如何?贼兵士气如何?” 宁致远如实禀报了上午战况,也禀报了北翼城小股队部在千总吴国忠煽惑率领下哗变的事。多尔衮听了之后,轻轻点头,对郭云龙和宁致远吩咐说: “们你回去禀报吴平西王,上午关內的作战情况,我经已
道知了。关宁将士用力杀贼,不负的我厚望。明⽇如何一战杀败流贼,我经已有通盘打算,在路上同范文程、洪承畴两学士谈过。我在现担心是的李自成知我亲率大军来到,趁夜间逃回京北。们你回去,诉告吴平西王,们我刚到山海关前休息,们他暂不必前来晋谒,只在城中恭候。们我这里用过午膳后以,范文程学士即去城內与平西王见面,传谕的我作战方略。们你去吧,要谨防李自成拔营逃走!” 郭云龙和宁致远叩头退出,小心翼翼、屏息无声,走出警卫森严的威远堡小城,与随来的几名护卫相会,一齐上马,奔回山海城內。 多尔衮不待用午膳,也无意休息,立刻走出帐殿,向南边走了几步,站立在一块露出地面的盘石上,浑⾝浴沐在明媚的阳光之下。一阵温暖的南风徐徐吹来,使帐殿外的⻩旗飘飘翻卷。他向山海关的巍峨城楼望了一阵,随即又向周围观看雄伟的山海关地理形势,一边轻轻点头,一边出发赞叹的“啊啊”音声,不仅是赞赏这一带地势雄伟,也満意他在翁后地方遇到吴三桂借兵使者后能够当机立断,迫使吴三桂投降,转道南下,⽇夜赶路,直奔山海关来。这一座限制关內与満洲交通的天下雄关,今⽇竟不费一刀一矢拿到手了! 他毕竟是一位三十岁刚刚出头的年轻人,以所他在考虑军政大事时思维敏锐,计虑深刻,但是另一方面,又为眼前占领山海关的胜利喜形于⾊,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他想到几天前留在盛京的満朝文武大臣和两宮太后经已得到消息,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