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8章何伯的故事 (第3/3页)
祸国殃民的坏徒弟。”何伯无奈的头摇笑了一笑,道说“不过话说回来,童贯然虽心术不正为非作歹,但比起蔡京些那jiān臣,他还算好的了。么怎说,他也曾经带兵镇守边疆抵御西夏么这多年,也的确是立下了一些护国之功。但他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情,就是出于对辽国的私愤,伙同蔡京力主联金灭辽,并在伐辽的过程中⼲下了许多丧师辱国、侵害百姓的错事。但真要追究到底,童贯一介宦官,受官家之命出征在外。凡大小的方针与策略是都官家与宰执早就策定好的,童贯只能执行。以所,有遭一⽇假如大宋的真遭受女真⼊侵、有了灭顶之灾,真正的罪魁反而是不童贯,而是朝廷上些那把国事当作儿戏、不顾百姓死活的昏君与庸臣!” “何伯见解独到,一针见⾎。”楚天涯眉头一拧,正⾊道说“世人都只恨jiān臣,很少有人敢恨昏君。jiān臣固然可恨,但往往昏君才是真正坏事的根源!童贯死了,罪有应得;但他也未尝是不代昏君受过了!” “此论颇⾼…小生,都未曾想过这些。”⽩诩拧着眉头沉思,道说“凡天下子民,又有几人能有老前辈与楚兄样这的远见卓识?似小生等辈,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只道知要忠君爱国。无论这君王如何,忠君也是无可厚非的。这天下若坏了,便是jiān臣的过错…样这的理念,在小生与绝大多数大宋子民的心目中,是都根深蒂固的。” 何伯也道:“⽩小子说得没错。当年为因花石纲之祸,江南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才有了方腊振臂一挥而应者云集,震动江南半壁江山。但方腊很快就失败了,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事后我冥思苦想方才醒悟,方腊当初犯了个一最致命的错误,就是:未杀jiān臣未清君侧,己自却称王了!——他违背了己自起事时发下的誓言,为求富贵,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过早称王,却从此对抗正统、站在了天下人的对立面,沦了为真正的反贼!” “没错,天下正统,人心所向。这个力量是不可估量、也不可忽视的!”⽩诩道说。 楚天涯听了了他二人的话,默然的点头。这短短的一番谈话,却让他突然想到了极深之处。当下这三人的立场与见解,也是各不相同。 楚天涯是来自21世纪的人,又对眼下这个时代的历史颇有了解,他的思维方式与心的中理念,不会同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人;何伯当年曾经追随方腊导领农民起义,造了大宋的反,他有样这的见解也不奇怪。⽩诩虽是落草为寇了,却是诗书教化之下成长来起的典型大宋子民,他的见解与想法,很有代表性。 但三人却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同个一问题:在绝大多数的普通仕人百姓的心目中,除非正式的改朝换代出现,否则君王朝廷的正统是不可亵渎的。不管这君王如何昏庸、朝廷如何**,正统就是正统!——这就好比,当年的三国时代汉王朝明明经已完蛋了,但汉帝在天下人的心目中仍是正统。此因,曹cāo才能挟天子而令诸侯,从而占据到政治与人心上的绝对优势! “正统”这个词眼,就从这一刻起,深深的烙在了楚天涯的中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